吉星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异国猎宝档案 > 第82章 贾氏记忆

第82章 贾氏记忆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正在拉片——放电影时的那种快进!

    贾郑亭,男,生于1982年鲁省济城城乡结合部的小商贩家庭。父母在英雄山附近经营一家小店,父亲是当地有名的“包袱皮”,专门下乡收购旧货,母亲负责站店。

    从小,贾郑亭就开始接触古玩古董,在这方面,他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,在英雄山一带,他成为有名的“古玩神童”,其鉴定眼力,很快就比半桶水的父亲还要厉害。

    十岁那年,贾郑亭拜济城有名的鉴定师父王跃进为师,学习古玩知识。十六岁那年,他陪同师父进京,参加一次古董古玩鉴定聚会,认识国家级鉴定大师郭北盛!

    是的,十六岁,也就是说,这件事发生在1998年!对,就是四年后!

    脑海中竟然多出一段曾经在未来生活过的记忆,威尔斯李怎能不紧张?他扶着额头的手掌,越压越紧,另一只手捏着沙发套,已经攥出汗来。

    记忆片段依旧快速向后延续。

    也就是那次鉴定交流盛会上,郭北盛看上贾郑亭的天赋,从王跃进的门下,要走这名弟子,并收他为入室弟子。

    郭老师对他非常好,安排贾郑亭住在京西郭家小院子中,悉心教导,在郭北盛门下一年,贾郑亭开始接受古玩古董知识的基础学习。

    一年后,郭北盛领着他,走进京西的一家机关单位,开启人生又一段精彩旅程。

    这家单位,挂牌为“中华收藏家协会中华文物研究院”。在这家研究院,他见到魏老,见到许多行业内的知名大佬,同时还见到七八位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这些年轻人,基本上都和他一样,各位大佬的入室弟子,绝对的业内年轻翘楚。

    从此,他留居在这所机关大院,与众多同龄人一起,每天接受各位大佬的授课,是不是还会组织他们进行动手能力的练习,在练习的过程中辨伪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一过程本身也是精仿、制伪的过程,只是贾郑亭从来不愿承认而已。

    从两千年伊始,大院中的年轻人被逐渐外派,具体工作不明,也不允许相互打听。外出的人,偶尔也会回来看看学弟学妹,但他们从不谈论自己在干什么。

    一直到二零零三年,贾郑亭通过考核准予毕业,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,他在郑重宣誓后才明白——师父还有院长俩人,亲口告诉他,未来肩负的将是什么。

    这家单位,以及他们这拨师兄弟,都肩负着:搜寻中华文物流落踪迹;找回非正常渠道流落境外的文物,这两项让人热血沸腾的重任!

    是的,当时的贾郑亭,就是这么感觉的。

    组织对他们这些离开的弟子,没有硬性要求,只有贡献分核算——每提供一件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有价值的信息,都将核算一定的贡献分,而这些贡献分,最终可兑换成各种国家奖励,譬如职称、返聘、升职、创业补助、企业危机救助乃至户籍政策的倾斜等等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组织有较大规模行动需要他们付出时,必须响应组织号召,不得推辞。

    离开大院,海阔天空。

    贾郑亭精通辨玉,趁着缅北翡翠价格暴涨之际,在一年不到时间,他积累大量资金及玉料,随即回到济城,将父母那“赝品”艺术品店,改造成尚品珠宝。

    货真价实,尚品珠宝很快打响济城,并快速做大,五年内,在鲁省连开十二家分店,贾家摇身一变,成为济城有名的珠宝大亨,随后几年,借助组织帮助,生意越做越大。

    红尘迷眼,珠玉惑心,顶着青年企业家、八零后亿万富豪的名头,让贾郑亭对珠宝生意越来越投入,而在文物鉴定方面反而变成一种兴趣与爱好。

    刚出大院的前几年,他还能从港地或者欧美的拍卖会上,竞拍一些有价值藏品捐献给组织以换取贡献分,后几年,他连拍卖会都不怎么出席,安排人竞拍就是了。

    连续三年,他委派的人员拍回来的文物,全是赝品!

    作伪的技艺,日渐精进,而他贾郑亭则丝毫没有进步。这些赝品贾郑亭一件都没有认出来,还欣欣然的上缴组织。

    为此,他受过两次组织警示,接过贾郑亭并未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祸事不招自来,原本有组织帮忙顶住的竞争压力,渐渐增大,原本能拿到的许多政策渐渐流失,原本能八方通达的关系网络,渐渐疏落……

    奥运会后,经济下滑,尚品珠宝更是一落千丈,万般焦急中,他接到师弟电话——师父郭北盛病危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